<<<<<< 老子智慧>>>>>>

 

國文化中的 0 1

陳潔詩

 

     普蘭對 0 1的詮釋,雖然聽來言之有理,但是她除了引用西方的二元論,將 0 1分開放置在兩面外,實際上並沒有解釋到 0 1有何關係,更遑論談到01如何能產生多元性 multiplicity

     老子的《道德經》中亦曾提到1與萬物生成的關係,而這寫於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五千字,竟然對我們理解01的關係具啟發性。 我們首先看看老子對萬物生成的看法。

       《道德經.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一字包涵了老子哲學上的一個中心觀念,而第四十二章通常被視為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道」可看作是萬物的源頭、一切存在的根源:「『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第四章);但「道」是不可名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道」之不可名,是由於它的無形,也是由於「道」乃是一個不斷在變化的動體,一旦被定義下來,就喪失它內在用之不竭的潛在力和創造力。「道」是無限性的,,取之不竭,且具僭越性,可化身成萬物。而「道」本身就包含了「有」和「無」兩面,所謂「無」是指天地鴻蒙、混沌未分之時的命名;而「有」是作為萬物的命名。「無」蘊含著無限未顯現的潛在性,也等於是蘊藏著無限之「有」。因此,「無」和「有」不能被視作對立的兩種存在,而是存在的一體兩面。

     第四十二章中的「一」與普蘭的1並沒有太大分別,同樣是指一個統一整體。「二」是指陰氣和陽氣,「三」乃指陰陽相合而成的和諧狀態。至於「道」則非一,也非二,實可以解作普蘭的 0。普蘭的 0,其實不等於零,如前所述,零「是所有一的可能性;零是計算的母體、倍增的可能性。」 

     再者,「零並非不存在的一, 而是觀看者不能察覺到的多元地帶。」普蘭的0與老子的「道」有暗合之處:兩者同為一種潛藏力 potentiality、一種潛力 virtuality,在未成為「實在性」actuality 時,它實際上已存在了,只不過是以一種virtual 的方式存在而已。而與「一」相比,更顯得「道」之不可名,因為「一」已經被定義下來,既為統一個體,實在沒有變化、變動之可能性;而 0就不同了,因為從0可以衍生出無限個可能、無限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