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綜論

 

《黃帝內經》(Huangdi Neijing,英文意譯為Inner Canon of Huangdi,也有譯為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簡稱《內經》,其年代次於漢馬王堆醫書,是中國現存最早具有完備醫理、醫論、醫方等理論體系的彙編醫籍。

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宮、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採用對話的形式,討論醫學的記述,其實乃是後人托名黃帝的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它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醫療經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進一步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了中醫學臨床規範,使中醫學基本上跳出了經驗醫學的窠臼,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

該書的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時期,還有一些內容是秦漢乃至唐代醫家補撰的,史家推斷《內經》一書應是在漢朝由劉向、劉歆父子搜集以往醫書編纂而成,由此方能說中國醫學至少有2000年的歷史。據考證,由於當時的學術風氣十分活躍,很多有所見解的人都把自己的觀點訴諸文字、著書立說。醫學界許多有見地、醫理精深的醫學家則共同著成了《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等七篇著作,都是非常完備而且見解高深醫學寶典,其間雖然也受到了當時的儒家、道家、陰陽學家的影響,但是由於醫學具有獨特的思維方法,因此,當時這些醫學典籍的問世標誌著中醫學的理論已經基本完善,從此,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中醫學理論體系。

在長期流傳過程中,至今我們能見到的只有一部《內經》,另外六部著作已經佚失,而《內經》也出現了多種不同名稱的不同傳本,其中《素問》、《靈樞》兩篇最為流行,因此合稱為《內經》,就被歷代醫家視作了無上的經典,成為從古至今中醫學不可背離的「立醫之本」。

《內經》分為《素問》和《針經》兩個部分,各9卷,每卷9篇,合為162篇。唐以後的傳本改稱《針經》為《靈樞》。《內經》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舉凡人與自然、攝生、防病、生理、臟腑、經絡、病證、診斷治療、中藥、方劑、針刺灸熨、導引、按撟,以及五運六氣等學說莫不賅備,堪稱中醫理論的淵源,歷代醫家均將其奉為圭臬。

除醫學理論外,又廣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物候、曆算、哲學等許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說成我國先秦時代的百科全書。

南朝齊梁間,全元起對《素問》進行了全面注釋。但由於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曰:「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於岐伯也。」因此「素問」乃是問答醫學基礎之書。所以素問只言及陰陽五行、人形藏象、診斷病機、治則治法、運氣等,並未談及藥療方法。可以推論當時應該另有藥療專書,也許就是《黃帝外經》,可惜未留傳後世。

唐寶興元年(西元762年)啟玄子王冰對《素問》重新加以編次,加上大量注語,並根據其先師張公所藏的秘本等補入七篇,作為亡佚的第七卷內容。由於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於是《素問》由原來的九卷,擴充到二十四卷。從此《素問》一書流布日廣。

北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林億等對王冰所注的《黃帝內經素問》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校勘注釋,遂稱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又稱《新校正本素問》。成為後世研究,注釋《素問》的主要版本。

 

《素問》共81篇:

12篇論述人體發育的規律,養生的原則與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

37篇論述陰陽五行學說在自然界、人體各部機能以及疾病治療等方面的聯繫;

811篇論述髒腑的生理與其主病;

1214篇論述針、砭、灸法、按摩、湯劑、藥酒、溫熨等治療方法;

1521篇論述以脈診為主,包括色診、問診的診斷學,及疾病轉歸、死亡征兆;

2230篇論述有關髒腑、經絡等病證的臨床辨證規律;

3148篇論述若干主要病類(包括熱病、瘧、厥病、瘧病、腹中病、風病、痺病、奇病等)的病候及其針治方法;

4965篇論述周身孔穴(氣穴、氣府、骨空)的名稱、部位和針刺的手法、補瀉和禁忌,以及有關經脈病候的解釋,疾病演變過程等;

6671篇及74(7273篇僅存篇目,原文已佚)共七篇,係唐代王冰據古佚醫書補入,主要闡述運氣學說在醫學上的應用;

7581篇雜論有關醫理及診法中的一些問題。

 

《九卷》一書傳到西元6世紀前後,出現了《針經》、《九墟》、《九靈》和《靈樞》等多種書名的傳本,但後來均已失傳。南宋紹興乙亥(1135年)史崧氏將家藏《靈樞》九卷重新校訂,也擴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從此《靈樞》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後儘管出現過十二卷本等各種刊本,但皆以此為據。

 

《靈樞》亦有81篇:

19篇論述九針的形制十二原穴、五腧穴(井、滎、輸、經、合)、根結穴,針刺方法(九變刺、十二節刺、三刺、五刺等),針法補瀉,燙法,髒腑病候及與情志的關繫;

1018篇論述人體經絡繫統(經脈、經別、經水、經筋),體表測量(骨度、脈度)及營、衛、氣、血,三焦所主等;

1930篇論述四時雜病、五髒病、寒熱病,癲狂、厥病、擊痺及其他雜病的病候及刺法;

3141篇論述髒腑解剖、色診、不同體質刺法、瀉血、有關四海、五亂、陰陽清濁、陰陽應十二月之理論及脹病、癃病等;

4246篇論述五行與五腧,針刺之道,疾病傳變,夢與疾病,五變病;

4755篇論述髒腑類型,脈診(人迎、寸口),望診,疼痛病機,灸法補瀉人,人體發育,要穴(標、本、氣街)及禁刺;

5666篇論述二十五種人體類型,動輸,百病始生,病之逆順,衛氣失常,賊風、水脹病,五行與五味等;

6781篇論述人與自然,五行所主,五人,尺膚診法,衛氣行,九宮八風,九針論,行針之法,刺有五節,以及多種雜病(上膈、無言、寒熱、目不瞑、瘧疾、風病、眼目諸病、癰疽等)

 

《黃帝太素》是流傳下來的另一種《內經》古傳本。隋楊上善對《黃帝太素》又進行了整理和注釋,命名為《黃帝內經太素》。由原來的二十卷擴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

晉皇甫謐所撰《甲乙經》一書就是將《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合編而成,因此也應作為《黃帝內經》的又一古傳本。

從整體上看,其理論的來源不外乎「陰陽五行」和「整體觀念」兩大基本內容。天地渾然一體,頓分陰陽兩極,又化生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實際上就是用自然界的五種基本物質來取類比象的一種思維方法。比如「木」,木頭可以鑽木取火,燒火也用木柴,而它又生長在土地上,因此就有了木生火、木克土的生克關係。

然後,先知們又把自然界和人體的一切事物歸到陰陽合五行的體系當中。例如,升為陽、降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人體的背為陽、腹為陰等等歸類於陰陽;酸苦甘辛鹹五味、肝心脾肺腎五臟、東南西北中五方、目舌口鼻耳五官等歸類於五行,讓萬物都有所屬,也互相依賴,相互制約。

那麼,整體觀也由此體現了出來:自然界本身存在各種陰陽轉化的關係和生克制化的關係,自然界就是一個整體;人身各部分與自然界密切相關,人與自然又是一個整體;同樣,人體自身的各臟腑氣血之間互相聯繫,同樣牽一發而動全局,也是一個整體。

幾千年來,顯著的臨床療效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這種思維方式和哲學觀進行了無數次的驗證,充分證實了這一理論體系的合理性、超越性和極高的實用價值。

《內經》還對中醫學的致病因素、診斷方法、治法治則、預防養生、運氣學說、臟腑經絡、針刺方藥等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洋洋灑灑幾十萬言,可謂中醫史上一大壯舉。總之,《內經》既注重整體觀念,也重視辨證論治,它是中醫基本理論的奠基之作。《內經》問世後,歷代醫家無不把它作為必讀的教科書,歷代醫學著作無不從《內經》中尋找自己的理論淵源。

兩千年來,雖然歷代藥療都有很大進步與增益,但是內經的醫學理論仍繼續有效的指導著傳統醫學的發展。如:漢時的《難經》、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謚的《針灸甲乙經》、王叔和的《脈經》、隋朝元方的《諸病源侯論》、金元四大家不同的治法發揮、明清的溫病學發展,都是以《內經》為基礎的整體宏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內經》不僅為國內醫家所重視,而且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內經》隨著中國醫學,在隋唐以後東傳韓國、日本、越南,並指導東方醫學千餘年;元明時,更西傳阿拉伯世界、歐洲,啟發西方循環解剖生理學的實踐。例如歷史上日本、朝鮮等國,曾把《內經》列為醫生必讀之書。《內經》的部分內容已相繼譯成日、英、德、法等國的文字。一些國外針灸組織,還把《內經》列為針灸醫師必讀的參考書。

然而晚清以後,藉助於數學、物理、化學而快速進步的西方醫學東傳,衝擊著宏觀的傳統中醫。因此,包括《內經》的中醫學理論及臨床實驗,急待以現代統計學及微觀的科技,給予印證、整編及開發,以求傳統醫學能在此新時代中蛻變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