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應有的生死觀

                                                         呂    鐘                                         

 

 

一、廿一世紀是心物合一的世紀

        三百多年來人類科技文明急速發展,使得人類根深蒂固地以為:科技可以解決一切、科技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然而,人類的精神文明水準與生活藝術眼光卻日益消退,精神與道德認知成為人類知識之化外,這是地球文明的警訊。此種令人擔憂之現象全然由於科技長期主宰人類學習知識之偏差所造成,養成人類以科技能驗證者才可信之狹隘思維,也引領人類一步一步趨向不自知的墮落深淵。

        事實上,科技不是衡量宇宙一切的標準,科技也不能代表人類的一切成就,科技更不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意義。沒有科技文明,人類仍然能「好好活著」。科技無法讓人類真正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無法提升人類對生活的真知,因為科技的研究的對象是死的物質,而人類的存在除了物質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應是精神內涵。

廿一世紀人類的另一個新時代文明將會展開,因為廿一世紀是寶瓶座世紀,寶瓶的性質是「高頻、高能、放光」的,因此21世紀也將是一個黃金時代,是蘊涵著光和愛的力量的時代,代表人類的精神文明高度進化與真誠正義發揮的時代,人類將進入全新的智慧領域。

        二十一世紀的地球文明將邁向「心物合一」的時代,人類將摒棄舊的物質科技與經濟成就的價值觀,從而建立新的精神文明價值觀。人類價值觀的改變最顯著的是「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破滅,而被「有才斯有財」取代,也就是說「有能力、有智慧才能獲得權力、獲得財富」,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二、了悟生命是第一關

        科學家一向認為地球生物是從原始的單細胞微生物、多細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殼生物、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靈長類、猿到人,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而來。而且也要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環境,大小體積要適當,引力不可太大或太弱,要有可供呼吸的氣體,要有水份,要有陽光保持溫度,要有陸地等等。

        這是狹義的地球生命觀,已經主宰人類思潮久矣,目前大家都認為是對的,到了21世紀就會知道全錯了。目前科學家研究的「生命科學」其實只是「生物科技」,此種研究不能真正了悟生命的內涵。因為「生物」不等同於「生命」,因此生命意義的重新定義,是世紀末極為重要之事。

        亞里斯多德在《靈魂論》中主張一切生物皆有魂,植物有再生魂(regenerative soul),動物有感覺魂(sensitive soul),人類有理智魂(rational soul),理智魂是不死的、永恆的,其他的魂則與軀體一起死亡。

        笛卡爾認為靈魂為人的主要部份,而且是完全的獨立的實體,人死後靈魂不死。因此地球的「生命」是包含(肉體,和進化論的肉體存在相同觀念)、(思維,不同等級的生命均有不同的思維,低等生物有簡單思維,高等生命有高等思維,植物也有思維)、(本體,或視為靈魂,才是真正永生的生命)。

        只有身,則為屍體。只有身與心,則為植物人。因此三者缺一不可,方能稱之為完整的人。更擴而思之,超地球的生命是否一定要有肉體?是否一定要居住在實體星球?是否可以只以靈的方式存在?則是思考生命定義不可忽略之方向。

三、超越死亡是第二關

        如何定義死亡是人類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前西方醫學認定心臟停止跳動即為死亡,目前改為腦波停止才視為死亡。但是,行深度禪定的高僧之腦波呈現停止狀態,卻不可謂之死亡。

        人類對死亡的看法有三:(1)死就死了,生命結束了,一切也結束了。(2)死亡之後,靈魂繼續存在。(3)靈魂不會死,而且還會轉入另一個軀體。

        柏拉圖《對話錄》:「死亡大有希望是件好事,它必屬於二者之一:或是一種全然的滅絕,而死者一無所覺;或是一種適然的變動,靈魂從這裡移居那裡。康德認為人死之後靈魂不死,但是從「知識」的觀點證明靈魂不滅是不可能的,因為知識的對象屬於現象界,而靈魂屬於本體界。

        中國人認為死亡就是天人永隔,因此會盡己所能的表現哀淒。然而天主教相信人的死亡,只是變換成更美好的生命形式,活在天國,或成為不好的形式在地獄受苦,因此親友死亡並不會感到絕望,不需永別,他們相信親友是到主的身邊。此種信仰是最健康的。

        《莊子.逍遙遊》云「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可見,死生是很正常的,如同晝夜交換一樣。至於人死後靈魂到何處去?這就要從時空的概念談起,才會正確。《淮南子天文訓》注曰:「上下四方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上下四方即空間,往古來今即時間。愛因斯坦謂宇宙是時間空間的連續體,它是多重的、無限的。

        依佛陀分類,宇宙有十法界三十八種時空,由下往上分別為:

        1.欲界:有十二種時空: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

        2.色界:有二十二種時空: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3.無色界」有四種天:空無邊天、識無邊天、無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

        以時空場理論言,此三十八天界即三十八個不同時空,各自存在,性質相同,只是頻率不同而已,因此《圓覺經》說:「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明白指出時空性質相同(同一法性),不論是地獄時空或天宮時空,其形成的場也相同(皆為淨土)。

        《長阿含經三十三天品》云:「一切街衢,四交道中,屈曲巷陌,屠膾之坊,及諸嚴窟,並無空虛,皆有眾神及諸非人之所依止。」注意「並無空虛」四字,可見三界是重疊共存的。一切不同形態的生命均在此不同且共存的時空中實存的。

        而時空無限且共存之思想,即能體悟神界(天界)、人界(陽界)、鬼界(陰界)是同時存在,互不干擾。因此「生命時空場」理論是人類在新時代必須深思的重要觀念。

        了解生命在各種時空場中的實況之後,人類就知道死亡的真相了,可以說,人是不會死亡的,死亡只不過是每人的本命靈換一個軀殼而已。靈魂與肉體的關係,好比人與汽車。汽車是不會動的,人進去後就變成活體。同樣,肉體是不會動的,靈魂進去後,就成為活的生物體。

四、生命是不朽的存在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因此二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就忌諱言死,並將鬼魂之事當作怪力亂神,桎梏我們的思想久矣。錯哉!哀哉!

        死與生互為循環,「往生」的真義即「往另一個時空出生」,因此,宇宙中的本體生命是永恆的、不死的。生命在地球上這一段時間,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而已。

        人類最重要最深層的學問就是「了解自己、活得愉快」,再加上自古認為的「生死事大」,因此建立二十一世紀正確的生活觀是當今人類不可再迴避的自覺。

        生活是一輩子的事,要過怎樣的生活是每個人自己選擇與決定的,有人選擇生活得有意義、有感性、有內涵;有人選擇生活得轟轟烈烈;有人選擇生活得平平凡凡、毫無趣味;有人選擇醉生夢死、、、全是個人行為,他人無從干涉。

        「生」很簡單,然而「死」卻要用心,因為有「好死」與「歹死」之分,我們廿一世紀的人類要深切了解生死觀,希望今天帶給各位一個了悟階段的開始。祝福各位好好的活在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