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癌時代來臨!

張瓊方/光華畫報社提供/1999.5

    打從民國七十一年起,癌症就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歷時十七年仍未退位。最新統計顯示,癌症每年要奪走台灣三萬多條人命,因癌症喪生者已佔死亡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而每年用於癌症的醫療費用也已超過百億元。

 十餘年來,國人的癌症發生率整整上升一倍;據推估,終其一生,每五人就有一人會罹患癌症。癌症儼然已成為每個家庭可能要面對的頑敵。在此世紀之末,「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表了<一九九九防癌白皮書>,並訂定公元兩千年為「全民防癌年」,向民眾大聲宣告:全民抗癌時代來臨!

 「癌」的英文cancer,意指其像螃蟹般橫行,無可控制。打從一九六○年代,人類大力展開抗癌行動至今,雖說大獲全勝還言之過早,但在幾種癌症上已略有斬獲。

 自從冰箱發明後,隨著食物新鮮度增加,已開發國家的胃癌發生率明顯下降。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陳建仁指出,台灣在一九六○年代後,也逐漸看出這樣的趨勢。此外,子宮頸抹片檢查使得子宮頸癌得以早期發現,死亡率逐漸下降。

 從二十年前被婦產科醫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到今天人人朗朗上口的「六分鐘護一生」口號,我國子宮頸癌由民國八十年以前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到八十六年退居到第五位。

 此外,台灣自民國七十三年實施B型肝炎預防注射後,兒童肝癌已經明顯減少,陳建仁預估,未來台灣肝癌發生率會降到只剩下目前的四分之一。

台灣癌症地圖

 遺憾的是,在部份癌症發生率、死亡率下降的同時,大部份癌症的發生率卻仍在攀升中。整體而言,台灣民眾癌症發生率是十四年前的兩倍,增加的原因與人口老化及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增加有關。老年人口原本就是癌症的「高發群」,多數的癌症死亡率,都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例如肺癌、結直腸癌,都在六十歲以後節節高升,八十歲以後達到高峰。

 不可忽視的是,部份癌症的死亡率出現「雙高峰期」,除了老年的高峰期外,在中年時亦出現一個高峰期,像男性的口腔癌在五十五到五十九歲;女性乳癌在四十五到四十九歲,都有一個高峰期,而此一高峰期與危險因子增加的關連較多。

 由於危險因子相同,台灣癌症的高死亡率也有地區聚集的情況。陳建仁指出,像飲用含砷地下水的西南沿海烏腳病盛行地區,肝癌、肺癌、皮膚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的死亡率都顯著偏高。由於抽煙、喝酒、吃檳榔的比例較高,女性的口腔癌在台東、花蓮的山地鄉也顯著偏高。 

 此外,陳建仁解釋,由於原住民生食的飲食習慣,容易感染幽門桿菌,胃癌也是山地鄉的發生率較高。肺癌則在空氣污染的台北、高雄等都會區較易發生。

本土加外來

 由於生活、飲食習慣和遺傳基因的影響,鼻咽癌、肝癌、子宮頸癌一向是各地華人較易罹患的癌症。打從民國七十一年起,肝癌一向是我國男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在民國八十年以前,子宮頸癌也是我國女性癌症死亡率的首位。除了上述好發的「本土性」癌症外,六○年代以來生活歐美化,也帶來了一些「外來的」癌症種類,像肺癌、乳癌、攝護腺癌、腸癌等等。

 民國八十年以後肺癌已經成為台灣女性死亡率的第一位,男性也僅次於肝癌,排名第二;乳癌則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死亡率的第四、五名;腸癌、攝護腺癌的發生率也節節高升。

 由環境中的危險因子來判斷,陳建仁預估有幾種癌症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乳癌是其中一種,他指出,現代女性月經來得早、晚婚、哺乳機會少,再加上動物性脂肪的攝取量增加,現代生活中的壓力及不規律、熬夜的作息方式益增,未來罹患乳癌的人數還會增加。

 脂肪攝取量增加,也會使結腸癌患者繼續增加。此外,空氣污染加上吸煙人口增加,肺癌仍會持續上升。

慢性病

 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以發生率和死亡率相比,台灣癌症的「致死率」已有降低的現象,以女性罹患率排名前五名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為例,從民國七十一年的百分之七十八,到民國八十四年,已降低到百分之五十八。但與先進國家相比,台灣癌症的治癒率(超過五年以上的存活率)仍然偏低,大約只有美國(百分之五十)的一半。

 針對這一點,大部份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台灣人的健康檢查觀念不彰,導致癌症發現時間太晚,再加上許多癌症病人捨棄正規治療,接受另類療法所致。<一九九九防癌白皮書>中,提出民國八十年的統計資料,有四成一的癌症病人未接受正規治療,尤其是預後不佳的肝癌與肺癌,肝癌患者未接受正規治療的高達百分之七十六,肺癌患者亦高達百分之六十四。

 陳建仁指出,癌症並非不治之症,然而,很多人在罹患癌症時,卻捨棄可以救命的「救生圈」不用,反而要去抓一支稻草。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主任賴基銘指出,從西醫的角度來看,成功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的方法,就被視為療效不佳,而考慮其他方式。可是,另類療法只要一千人中有一個有效,就會被誇大。事實上,一些被宣傳為「有效」的個案,其實已經接受過正規治療,有些則根本不是癌症。

 有關另類療法與傳統醫學間的辯證,尚沒有完全的定論,舍救生圈而抓稻革,與台灣癌症病人普遍欠缺「知癌」權利有關。

缺乏「知癌」權利

 曾在腫瘤科擔任多年護士、現任德桃癌症關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蘇連瓔指出,來基金會諮詢的癌症病人,十個有九個不清楚自己的治療狀況,對於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不是一無所知,便是聽說副作用過大、太痛苦而恐懼。

 像化療有時會引起嘔吐,有的甚至會感染、發燒,頻赴醫院掛急診,弄得不知情的病人身心俱疲,甚至因此放棄正規治療,尋求沒有副作用的另類治療。

 也有醫生指出,由於預後情況缺乏客觀的數據,因而醫師往往傾向於將病況說得嚴重些,一旦結果比預期得好,病人對醫師的治療就會心存感謝。但不料如此一來,卻反而讓病人對正規療法失去信心。然而,有些病患的治療意願低落,則是家屬「善意的隱瞞」導致的。

 台大癌症合作病房主治醫師張俊彥指出,有些家屬為怕病人禁不起打擊,要求醫師隱瞞病人病情,當病人在不知病情的狀況下接受治療,治療的副作用讓他覺得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不舒服,繼續配合接受治療的意願自然就低落。

不會是我吧?

 癌症種類的「惡性度」,也影響台灣癌症的治癒率。以華人好發的鼻咽癌為例,鼻咽癌的原發部位接近顱底和其他重要器官,沒有寬廣的安全範圍可供切除,再加上鼻咽癌極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和遠隔轉移,外科手術不容易清除乾淨,因此預後不佳。

 高居台灣男性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肝癌,也是預後相當不好的癌症。肝癌發現不易,一旦出現症狀時為時已晚。據統計,七成以上的肝癌患者被發現時只有很輕微的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只有少數患者有體重減輕、消化道出血或黃膽症狀,而多數病患在出現症狀時卻早已屬肝癌末期。

 事實上,發現太晚一直是台灣癌症治療上的一大遺憾。「常有病人到第四期才來就醫,要求用最貴的藥、做一切的治療,但為時已晚」,癌症專門醫院、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國人的健康常識普遍低落,就醫時早已延誤了時機。他以子宮頸癌為例指出,美國原位性(初期)子宮頸癌的比例高達五分之四,台灣卻只有五分之一。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任何疾病治療的通則,為什麼台灣癌症病患總要到「為時已晚」,才能發現、就醫治療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主任彭汪嘉康認為,心存僥倖、或怕面對現實是延誤治療時機的一大因素。「有些人明明已經察覺不太對勁,卻總認為:『不會是我吧!』」

 中國醫藥學院教授兼針灸研究中心主任林昭庚則認為,台灣很多癌症病患到末期才被發現,主要是有關單位的公共衛生、預防宣導做得不夠。

癌症治療有如買彩券? 然而,台灣癌症治癒率偏低,與治療方法莫衷一是、水準參差不齊脫離不了關係。

 在台灣,癌症病人看不同醫師,得到的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人說,癌症治療就像買彩券,要憑運氣。腫瘤科專業人才不足,是目前癌症治療上的一大問題。黃達夫指出,在美國每個癌症病人的初診至少要花一個小時,之後還要切片並做各種期別的認定,台灣醫生卻常在數分鐘內就打發病人了事。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秘書長張俊彥指出,我國設腫瘤專科醫師只有十一、二年的歷史。目前全台灣一百多位腫瘤內科專科醫師中,有一半是血液科的專科醫師,其餘癌症類別的專科醫生就所剩無幾了。張俊彥進一步說明,腫瘤科是辛苦又吃力不討好的科,醫師經常要面對病人的死亡問題,挫折感很重。此外,目前健保給付也不好,「看癌症和看傷風感冒一樣,診療費都是兩百元」,他指出,健保給付以操作技術取勝,並未反映看診所需的知識與花費的時間,因而,未來恐怕也很難吸引人才投入。

自由心證的癌症治療

 此外,部份醫師的本位主義,也使得台灣癌症治療品質無法全面提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指出,大多數的醫院還沒有形成跨科別的共同協商、為病人尋求最恰當治療方式的團隊治療風氣。

 目前局部癌症以外科手術切除為第一線,不易切除的則以放射治療取代,做完手術及放療後,繼續以化學治療消滅無法切除或遠處的癌細胞。因此,完整的癌症治療應包括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線科、整形科等等。

 各醫院不僅團隊治療風氣未開,甚至經常可見外科、放射線科、腫瘤內科間分工、合作關係不良。蘇連瓔指出,過去外科醫師包辦所有癌症治療,現在有腫瘤內科專科醫師,有些外科醫師覺得專業受到「衝擊」、「挑戰」,不願意將化療交給腫瘤內科醫師處理,因此,各醫院仍不乏外科醫師「跨科」幫病人做化療的情形。

 部份醫師的癌症治療方式則以健保給付多寡為考量,而不是以病人情況為考量。由於開刀健保給付高,因此有些醫生有濫開的現象。以肝癌為例,賴基銘指出,肝癌腫瘤大到一個程度時,與其開刀還不如好好的做栓塞治療,因為開得不好、拿不乾淨,癌細胞反而會隨著血液擴散得更快。

 張俊彥指出,很多癌症治療目前仍無定論,過去醫院各顯神通、缺乏共識,癌症治療水準因而無法全面提昇。特別是再復發、轉移性的癌症,更是治療的模糊地帶,根本沒有治療標準。

都是脂肪惹的禍

 儘管導致台灣癌症治癒率低的原因複雜,但歸根究柢,預防癌症的發生才是釜底抽薪的根本辦法。「預防比早期發現更重要」,賴基銘指出,從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可能歷經二、三十年,癌細胞的分裂到可以被發現也要好幾年,這是癌症防治應該好好把握的時機,他說「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延緩癌細胞成長成腫瘤是我們的目標」。

 癌症要如何預防呢?陽明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周碧瑟指出,疾病預防有所謂的「三段式預防」。所謂初段預防,指的是危險因子的去除。根據研究,七成到九成癌症成因來自外來因素,例如:細菌、病毒的感染,放射線、化學物質的危害,空氣、水的污染,食物及抽菸、嚼檳榔……等等。

 飲食方面,尤其是脂肪的過度攝取,更是罪魁禍首。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國人平均油脂攝取量佔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四,而超過百分之三十時,癌症的發生機率也隨之增加。與此相關的癌症包括: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膽囊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等等。

 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在1999年四月推出飲食防癌寶典第一冊《減脂防癌飲食寶典》,目的在教導民眾如何降低飲食中的脂肪攝取量,例如:多吃飯、少吃肉;喝湯時撈掉浮油;先吃蔬菜再吃肉;芶芡食物少吃;少吃堅果類等等,都是減脂飲食妙招。

癮君子+紅唇族=肺癌

 台灣肺癌的增加與吸煙、嚼檳榔有密切的關係。根據研究,抽煙又嚼檳榔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一百二十三倍。如何降低吸煙、吃檳榔人口,是台灣肺癌初段預防的目標。衛生署保健處科長孔憲蘭指出,導致吸煙的因素很多,而吸煙者又未立即看到危險性,因此很難改變其行為,只能從減少二手煙的危害著手。民國八十六年通過「煙害防治法」,公共場所不得吸煙後,相信已減少不少二手煙害。

 然而,癌症的初段預防,除了個人生活、行為的改變外,更有賴政府公共政策的配合。例如,衛生單位一直勸導民眾不要嚼檳榔,但同時台灣種植檳榔的面積卻不斷增加,實在是互相矛盾。

此外,我國投入癌症醫學研究的費用也偏低,以致癌症發生的社會、流行病學、族群研究,都明顯不足,使得癌症在初段預防上,缺乏可供參考的依據。

 <一九九九防癌白皮書>中指出,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包括國科會、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中研院及各醫學中心有關癌症的研究經費,總共是三億七千萬,與美國每年投入約合台幣八千億經費,確實存在著天壤之別。

早期篩檢

 次段預防在於早期發現。除了加強宣導、灌輸民眾癌症知識,提高警覺外,早期發現還有賴篩檢幫忙。可惜的是,多數癌症目前仍缺乏早期、有效的篩檢方法。周碧瑟指出,無論是篩檢腸癌的大便潛血、篩檢肝癌的血液中胎兒蛋白指數,不是成本高,就是準確度低,唯一的例外是子宮頸抹片檢查。

 雖然我國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已下降,但抹片檢查的普及率仍有待推廣。在衛生署提出「國民保健三年計畫」中,預計三年後,要讓婦女曾做過一次抹片的比例,由去年的百分之二十三,提高到百分之四十。繼子宮頸癌之後,黃達夫認為,乳癌是下一個可望克服的目標。第零到一期的乳癌,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雖然衛生單位一直提倡乳房自我檢查,但一公分以下的腫瘤觸摸不到,必需要靠乳房攝影。

 孔憲蘭指出,由於美國乳癌發生率極高(每九名婦女有一人罹患乳癌),因此,四十歲以上的婦女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五十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台灣乳癌的發生率也在節節高升,因此,衛生署將針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險群實施乳房攝影篩檢。

切斷危險關係

 其餘癌症在缺乏早期篩檢工具的情況下,現階段仍很難早期發現。賴基銘指出,腫瘤要一公分以上才能被超音波發現,此刻癌細胞已分裂至三十代,癌細胞數目已達十的九次方,而早在腫瘤零點二二公分大小、癌細胞數在十的七次方左右時,癌細胞已經跑到血液中,換句話說,癌症已經開始轉移、擴散了。

 以肺癌為例,從一個癌細胞分裂增殖到五元硬幣般大小,歷時十年八載,但從五元硬幣大小發展到致命時刻,卻只要短短幾年。換句話說,當發現肺癌時,它已經走過四分之三的生涯,到了末期。因此,國外有人將可能罹患癌症的「危險部位」預先切除。

 在美國,由於乳癌的發生率極高,再加上有很好的整形外科配合,部份家族有乳癌病史的高危險群,在尚未出現癌細胞時,就預先切除乳房。研究發現,預先切除使他們罹患乳癌的風險降低百分之九十一。此外,預先切除腸內的息肉,也可以減少腸癌發生的機率。賴基銘認為,這種預防性的切除是可行的,只是目前台灣對於癌症的高危險群並沒有一套很好的追蹤方法,台灣民眾對於預先切除器官的接受度也不高。

癌症診療共識

 抗癌的第三階段,是癌症照護品質的提昇。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整合國內二十家大型醫院,每一種癌症都有個別的小組會議,經常聚會以建立癌症的診斷、治療共識。

 國家衛生研究院目前已完成出版子宮頸癌、乳癌、肺癌、腸癌、口腔癌的診療共識手冊,接著著手要做的是胃癌、攝護腺癌。賴基銘指出,診療共識手冊除了提供醫師各種癌症的診療標準外,也讓病人在評估自己所受的醫療處置是否合理時,有本可循。 此外,過去台灣缺乏癌症的臨床實驗,一切以國外的報告、數據為準,因此,本土性的癌症便缺乏正確的數據與可參考的治療方法。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因此先後在榮總、台大成立癌症研究病房,開始針對肝癌、鼻咽癌、胃癌、子宮頸癌及肺癌等台灣常見的癌症做臨床實驗,尋求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以提高我國癌症的存活率。

癌症防治,人人有責

 無論如何,癌症不是不治之症,黃達夫指出,二○○三年人類基因解讀就完成了,將來藉由基因診斷,癌症將會更早被發現,高危險群也會提早被抓到,癌症治療屆時也會有新突破。黃達夫預估,再一、二十年後,先進國家癌症死亡率會減低一半。

 然而,儘管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要對抗這個當前國人的頭號殺手,仍需要個人從飲食、生活習慣著手,加上政府有關單位公共衛生、環境政策等各方面的配合,才能防微杜漸,克服頑敵。

在此一全民抗癌的時代,防治癌症,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