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媒體對呂應鐘的報導

 

請看呂應鐘老師一路走來...1977-1985....1986-1995....1996-2000....2001以後


2000年6月《獨家報導》 呂應鐘 沈嶸對談「鬼、神、外星人、超能力」

2000年1月 16 日《台灣日報》《台灣人物誌》專訪

1999年6月《翡翠週刊》第489期6月8-15日 -〈焦點:人物特寫〉專題報導

1999年5月《皇冠》訪飛碟教父專文

1999年4月 19 日成都《商務早報》

描繪科幻世界未來 台灣著名科幻作家呂應鐘蒞蓉講課

 

 早報訊 (記者 杜衛平)昨日下午,”慶祝《科幻世界》創刊 20 周年暨海峽兩岸科幻交流會”在四川大學舉行,應邀蒞蓉的台灣科幻作家呂應鐘先生到會進行了精彩的講演。據悉,《科幻世界》雜志自創刊以來,已經培養了中國新一代的眾多科幻作家,為中國的科幻事業做出了貢獻。
 為了配合這次活動,台灣著名科幻作家呂應鐘先生專程赴蓉,就中國和世界科幻界的現狀和未來進行了深入的描繪。昨日,四川大學逸夫樓裡座無虛席,掌聲陣陣。呂應鐘先生曾創辦台灣第一份推廣科幻的雜志《宇宙科學》。作為中華飛碟學研究會創會理事長,對於飛碟學,他有極深的研充,且在世界範圍內享有一定聲譽。連續 3 年來,呂應鐘先生還撥出專款,支持四川科幻事業。


 

1997/10/22 《中國時報》

飛碟研究鼻祖呂應鐘 獲四川「金橋獎」

首譯「幽浮」 在大陸設「科幻文藝獎」鼓勵文學創作

 

 Q記者黃啟璋嘉義報導R有國內「飛碟研究鼻祖」之稱的南華管理學院副教授呂應鐘,在中國大陸創設「科幻文藝獎」,造就了無數科幻文學創作者,日前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頒發「金橋獎」。
 呂應鐘研究飛碟有廿餘年歷史,當歐美科學家對不明飛行物體稱之為 UFO 時,呂應鐘在 1977 年創辦的《宇宙科學雜誌》就率先翻譯成「幽浮」,此二字就成為台灣研究不明飛行物體的專有名詞。
 大陸地區宇宙科學研究盛行,投身科幻文學創作者為數不少,但飛碟迷卻很難讀到精彩的作品。為此,呂應鐘於 1993 年籌款創設一個科幻文藝獎,以高額的獎金鼓勵創作、集結好文章,並吸引更多讀者的注意。
 第一屆頒獎後,發行量二萬多份的《科幻世界》雜誌頓時成為熱門雜誌,短短4年發行量已經達到 20 萬份。
 發行《科幻世界》雜誌及主辦科幻文藝獎的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為表彰呂應鐘對大陸科幻文學的貢獻,特頒給呂應鐘「金橋獎」,呂應鐘成為首位獲獎的外地人。
 現年 50 歲的呂應鐘,自大學時代就在各媒體發表文章,用過的筆名有呂金駮、呂淳風、呂理中等,原本專攻核工,對幽浮研究也極感興趣,創設台灣不明飛行物研究會,出版書籍多達 76 種,種類包括天文、飛碟、風水、管理及科幻小說等等。


 

1997/10/22 自由時報

推廣科幻文藝 呂應鐘獲對岸肯定

大陸四川科技協會發給「金橋獎」 也是首位非大陸籍人士得獎

 

 【記者王鈺鈴大林報導】1974 年偶然機會翻譯飛碟書籍,現任南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的呂應鐘自此展開飛碟研究生涯,並於 1977 年創譯「幽浮」中文名詞。人稱台灣飛碟研究鼻祖的呂應鐘,另有「怪傑」稱號,因其涉獵廣泛而得。在海峽彼岸創設科<年度幻文藝獎>的他,今 (1997) 年也獲得大陸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頒發「金橋獎」,除肯定其對科幻文學的貢獻外,也是第一位獲頒該獎的非大陸籍人士。
 目前擔任南華管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主任的呂應鐘研究飛碟二十多年,專攻核工的呂應鐘從小就對天文有濃厚興趣,一頭栽入神祕浩瀚的外太空世界。他於 1977 年創辦《宇宙科學雜誌》,同時率先將被歐美稱為不明飛行物體的 UFO 翻譯成「幽浮」,並被沿用迄今。並於 1982 年創設台灣不明飛行物研究會,現改稱中華飛碟學研究會。
 有鑑於大陸地區宇宙科學研究風氣旺盛,但卻不夠平民化,呂應鐘於 1993 年起每年自費提供四川《科幻世界雜誌》創設大陸科幻文藝獎,提供高額獎金鼓勵科幻文學創作,使得《科幻世界雜誌》每期發行量超過二十萬份,極為搶手。
 曾先後在行政院原委會及國科會任職的呂應鐘,一向對神祕領域事物抱有高度興趣,其涉獵廣泛令人稱奇,而有了「怪傑」稱號,其著作已有78種,除天文、飛碟科學外,還有風水管理、科幻小說等等,近年來則鑽研心靈科學,一窺死後世界及生死學的奧秘。


 

1996/8 中國時報


 

1996/4/23 淡江大學報「翰林驚聲」專欄

宇宙是時間束和空間流的交會點    呂應鐘以時空結構解析靈異現象

 

 Q記者曾秀慧整理R「神界、人界、鬼界是共同存在的,是在不同的頻率、不同的能量之下,人類無法感受到,甚至可以說這三界是重疊在一起。」台灣飛碟研究開山鼻祖呂應鐘先生應資工系學會之邀,給本校同學另一個思考的空間。
 靈異現象常是有些大眾媒體的焦點所在。從最近很多談靈異現象的節目增多,就可見其端倪。呂先生把靈異硯象分成五類:第一類為通靈,包括神靈附身、通靈、靈媒等。呂先生認為這種能力不值得鼓勵,因為有了這些能力是要付出代價,有交換條件的。第二類是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就是能看到聽到一般人看不見、聽不到的。能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的他心通也屬於這一類。第三類是超能力,包括念力、催眠術。像前不久風行的馬丁催眠秀,呂應鐘認為不該去嘗試,因為只有後遺症而沒有好處。第四類是五術,為山、醫、命、相、卜的簡稱,是風水、中醫穴道、命理、面(手)相及卦術。
 呂應鐘先生以時空結構來解析靈界,稱靈界為時間空間的綜合體,並以座標的觀念來解釋。他認為,在時間束和空間流的交會點上,每一個交會點(即時空點)都是一個宇宙;座標有正有負,當然會產生一個時空觀念和我們相反的世界,就是所稱的陽界與陰界。呂先生也提出「多重時空場理論」,認為神界,人界、鬼界是共同存在的,就類似電波、光波一般,看不到但確確實實存在。
 呂先生也以生命本意來解析神鬼,認為生命與生物的差異點在於生命是不滅的,而生物只是物質的,生命是有靈魂的,靈魂不滅,只是向生命層次的另一個階段邁進,而人的一生只是一個過程罷了!生命會產生時空能量,形成時空力場,就如同利用科技,會照出人的磁場。人要以提升生命層次為目的,即好好做人,盡己之責。
 在呂應鐘先生結束演講之前,和在場的學生有一場大辯論。呂應鐘表示:「思想不需有證據,端看自己接不接受,或許在幾年之後,便可以應證自己的理論。未來的宗教結構會改變,從統治信徒轉化到對宇宙的思考。今天並不是給各位結論,而是提供另一個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