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客星站」首頁

  馬雅:地球文明或是外星文明

  呂 應 鐘

摘自呂應鐘著《幽浮白書

 中美洲的馬雅神秘文明,迄今仍未有定論,它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消逝的,從來就沒有令人滿意的研究報告。面對馬雅文明,地球人到如今仍只有仰天思索的份!

序曲
  1975 年我翻譯《失去的文明》時,心中就漾起難言的情懷,我的既有科學知識開始動搖,而在深入遠古文明的探索之後,我有了全新的宇宙看法。我知道地球文明不是唯一的,現在的地球文明也不是像達爾文所說從遠古進化來的,所有我們可以讀到的教科書說法都錯了,但是在教科書掛帥和象牙塔科學家充斥的時代中,和既有觀點不同的新看法就是怪力亂神。
  當我擁讀馬雅文明神秘之時,心底就泛地了異樣的感覺,似乎在遙遠遙遠的地方,有著我內心深處的依戀,也有些許的迷惘。我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奇妙混合著惆悵的感覺,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會到馬雅文明來朝聖。
  十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失掉這種感覺,反而朝聖之心愈來愈濃。也讓我在飛碟、古文明研究之路上愈走愈踏實。一直到 87 年 3 月 底,我和攝影家潘建宏先生有了機會來到馬雅聖地,一遂十多年的心底之夢。
  我們不是中美洲人,但是此行對我卻有「近鄉情怯」的感覺,或許是久已研究遠古文明的熟悉所致,也可能是馬雅古文明和我有一種不知名的宇宙關連吧!

從瓜地馬拉開始
 古馬雅文明遍及中美洲猶卡坦半島,包含墨西哥、貝里斯、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四國。根據一些百科全書的說明,將馬雅文化分成四個主要階段:
  第一時期是公元前 2000 年之前的古印地安時期,只有漁獵沒有重要藝術發展;第二時期是公元前 2000 年到公元後 200 年的農牧時期,已開始有泥塑和巨石雕刻;第三時期是公元 200 年到公元 900 年的古典時期,城市興起,大建築大量產生,已使用複雜曆法;第四時期公元 900 年至 1520 年,已有商人階級、官僚組織,城牆堡壘同時興建,也會用金屬,但整個文明一下子就消失了。
  馬雅文明被公認是中美洲古典時期最令人印象深刻、最著名的文化,它的核心是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也是馬雅文明最壯觀的展示所,其兩座相向的大金字塔型神殿建築,被美國時代生活叢書形容為「像是叢林裡的史前摩天大樓」。
  於是我們來到瓜地馬拉,從瓜市搭飛機朝東北飛,一個小時多一點來到了瓜國北部北坦省省會弗羅列斯,轉乘叢林旅店的巴士再朝北行去,直奔提卡爾,探訪馬雅文明中最完整、最精美、最偉大的遺跡群。一個小時車程很快過去了,愈接近提卡爾,內心愈興奮。巴士終於進入提卡爾國家公園內,停在叢林旅店小辦公樓之前,我們兩人辦妥食宿手續,提著行李拿著鑰匙,看好地圖上我們居住小屋的位置,開始在陌生的叢林中找尋這幾天落腳的居處。
  周遭的世界仿彿一下寂靜起來,四眼望去沒有他人,心裡感到緊張,盡快找到了我們落腳的小屋。一看到以茅草為頂的小屋,心情豁然開朗,裡面是現代化設備,但外觀和叢林景觀融合,這才是真正的設計。放下行李,拿出攝影器材和地圖,我們立即投入提卡爾的新鮮空氣和翠綠風景之中。
  馬雅太有名了,瓜地馬拉政府便將整片叢林規劃為國家公園,沒想到走沒多久就遇到穿野戰服的四位士兵,心中一緊,小心走著,但我們走近卻不見他們盤問,還笑著向我們點頭,於是我們也趕忙點頭回禮,並「嗨」一聲。在購票處問管理員,才知道邊界有反政府的游擊隊,有時會滋事,所以派有駐軍守護,保護旅客安全。既來之則安之,我和潘兩人笑說,萬一遇到游擊隊也認了,說不定還可以做個現場採訪,幫他們做個報導,話雖這麼說,心裡還是祈禱眾神,讓我們不要有此種遭遇。

提卡爾遺跡
 提卡爾面積極廣,還延伸到墨西哥境內。密林叢叢,羊腸小徑密佈,卻又蓋滿落葉,沒有依照固定參觀路線是會迷失在叢林中的。所以瓜國政府對提卡爾的維護相當重視,沿路都可以看到管理員及掃落葉工人,重要路段都很平整,只要拿著地圖就可以自助考察了。
  順著小徑,慢慢地走著,滿眼盡是叢林,左顧右盼,沒有其他旅者,陪伴我們的只是和煦陽光與清新空氣,以及不曾斷歇的鳥叫聲。
  到了分叉路必有指標。很快地我們就來到考古學家編號為F群的遺跡,那是高聳的集會所,呈現在眼前的只是清除上半部的遺跡,有三個入口,下半部仍舊覆滿土石,長滿雜草,保留原狀。我們爬了上去,看看入口內是什麼,結果什麼也沒有,只是空空的石壁房間,查看手中資料小冊,才知那是馬雅人的辦公空間,不是居住處。
  順著小徑再往內走,一路上看不到其他建築,盡是叢林。我們的目標是著名的大廣場。腳踩著稀瑟的落葉,心卻想著馬雅人為什麼要在這個海拔六十五公尺高的密林台地居住?這兒遠離海岸,全是叢林,高溫潮濕,交通不便,應該不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卻發展出古代高超文明,而更令考古學家不解的,這樣的馬雅人在文明頂盛之時發展出建築、天文、數學,卻沒有發明輪子之類的運輸工具,他們是如何建立這些默默存在的遺跡?
  而且,馬雅人在極短的時間內失蹤,除了現存遺跡外,什麼都沒留下來,他們到那裡去了?為什麼走的如此匆促?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到如今,馬雅文明仍是人類文明史上的謎!
  走著走著,終於在樹間看到了建築,我不禁低呼終於到了,腳步不禁加快,迫不及待奔向曾經是馬雅人祭祀和重要集會的地方。

大 廣 場 四 周
  一步入大廣場,我就被周圍巨大建築群所震懾,停下腳步以虔誠之心凝望著。數千年前,馬雅人在這裡築出他們的文明,卻不曾留下隻字片語,只讓這些孤寂的巨石神殿默默地回憶著往日的興盛。
  站在廣場中央,平坦的草地沒有一片落葉,公園管理員兢兢業業的維護著,深怕稍有怠忽,有損這個偉大殿堂的英名。
  我環顧四周,在東邊的是一號神殿,高達 50 公尺,除頂部平台屋舍外,其他部分分成九大級的金字塔型建築,每一大級又分為九級,從底部爬上去一共81級,每一級都有 40 到 50 公分高,幾乎是我們樓梯的一倍,根本不是普通地球人所方便爬的。
  由於年久失修,曾發生旅客摔下事件,便在石階中央垂掛有小指頭粗的鐵鍊,供旅客攀爬之用。我來到已熟悉又陌生十多年的馬雅遺跡,不爬上去是對不起自己的,也無法領會馬雅文明的偉大。於是,邁著大步,手腳併用,爬爬停停,好不容易來到上部平台,喘了口氣,便被周圍的壯觀景像吸引住。在伸向地平線的密林中,數座神殿頂部破林而出,迎著天上的白雲,彷彿在述說馬雅文明的偉大,也彷彿在傲視今日來看他們的現代人。
  面對一號神殿的是二號神殿,造型不同,分三大級,中央是 50 級石階,總高 40 公尺。在一號神殿南方是五號神殿,形狀極像天文台的圓頂,高達63公尺,資料上也說這是馬雅祭師占天象之用。
  在一二號神殿中央北方是北衛城,複雜的石階和石屋顯示出當時建築技術的高超,不亞於今日的防衛工事。中衛城的面積最廣,介於一二號神殿的南方,城牆厚度有50公分,全是巨石塊疊成,並用類似水泥的黏土固定接縫。我們在中衛城內爬上爬下,仔細穿越一間又一間的石屋,更加佩服馬雅人的文明,也使我更加疑惑,他們為了什麼要突然離開如此大的城市?不是遷移到其他地方,而是全體消失?為什麼?

疑 惑 的 地 方
  再循著小徑往內走,就看到躲在叢林中的三號神殿,只露出清理過的頂部,其他全埋在草土之中,雖然無法知曉其真實形狀,卻也領會到一個被埋沒的文明的淒涼晚景,我不禁緬懷的多看它一眼。
  四號神殿在更遠處,由於已是夕陽時分,叢林中的黑夜來臨的很快,只好順著原路趕回投宿小屋。第二天一早便直奔四號神殿,首先遇到兩個豎立的大石碑,其上刻有馬雅人的記事,匆匆留影,又往前行,看到一座複合形金字塔,關照一下便來到四號神殿。四號神殿高70餘公尺,體積有19萬立方公尺,是所有馬雅建築中最大高的。我手腳併用,費盡力氣往上爬,實在是太陡峭了,中途曾想放棄,都因朝聖之心在鞭策,只有咬緊牙根往上爬,終於登上塔頂,從這裡環顧四周,立即感受到神秘氣氛,久久難息。
  光是一二號神殿四周,極目所至的密密叢林中就有大大小小 350 座寺廟和宮殿,有些神殿原先被認為是公元八百年完成的,但是考古學家發現其基礎結構還可以再推向 1000 年以前,也就是說這些神殿是在數百年內被逐層加高的。
  馬雅神殿的基座往往面寬超過 50 公尺,高度也在 40 公尺以上,在數千年前,馬雅人在沒有輪子的運輸工具下,是如何在濃密叢林裡搬運石塊,堆砌成塔的?以現代建築科技來做,也是不可能的。難道一些考古學家胡謅一通的說明,我們就能相信嗎?
  馬雅人的額頭較向後傾,不同於美洲的印地安紅人。馬雅人有自己的神祗,和印地安人的神祗也不同,和美洲其他神祗也毫無關係。古老的美洲其他種族的神祗都有嗜血和好戰的性格,但是考古學家卻沒有發現馬雅人的任何遺跡中有戰爭場面。在所有馬雅古城或村落遺跡中,考古學家也幾乎沒有發現有類似武器的東西,這是地球上所有古老民族不可能存在的現象,在現代也是不可能的。
  更神奇的是這些大型神殿遺跡,所用的石塊都重達10噸以上,但是,有一點相當重要,也是研究馬雅文明不能不知道的,那就是:馬雅文明遍佈的熱帶叢林的當地,並沒有盛產此種石材,這些建築石材都是從外地運來的,考古學家也弄不清是從哪裡來的。
  到現在為止,馬雅人從何而來?為何在 4000 年前突然出現在中美洲?一直都是考古學上的謎。而考古學家都承認馬雅文明在 16 世紀時被突然遺棄,但是整個文明涵蓋區到現在並沒有找到戰爭的兵器和屍骨,也沒有發現大型傳染病在此發生的痕跡,這個文明的中斷也一直是考古學上不解之謎。
  我在神殿頂部,望著四周的遺跡,想著這個豐盛文明的消失,不禁為之流下同情之淚。

馬 雅 的 驚 人 數 字
  數字,是人類生活中必然會發展出來的計數工具。但是發展出輝煌文明的古羅馬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埃及人等所用的數字體系,卻比不上深居叢林的馬雅人。在紀元前 3、4 世紀之間,馬雅人已發展出含有「零」的定位法,這是所有古文明所沒有的現象,因此馬雅人為何要使用這個數字?就成為考古學家研究的課題。
  美國人艾立克烏姆蘭德和克雷格烏姆蘭德這兩位考古學家曾用很多時間研究馬雅文明,他們的結論認為:馬雅人是遠古時期來地球採礦的外太空人的後裔,當時不知發生什麼事故,使他們有家歸不得,其後裔在缺乏物資的情況下,就淪落到被後世地球人視為原始民族的地步,後來來自故鄉星球的救難太空船終於到達了,他們便放下久居的地球,全體回到故鄉星球。
  這種曠世的說法當然在學術界產生極大的批判,但是,相信的人也很多,因為只有這種說法才能將馬雅人的一切不能解之謎給圓滿解決。
  以此說法,數字「零」本就是外星高科技馬雅人的數學單位,流落在地球的馬雅人後裔當然也保有了。另外,馬雅的天文和曆法也比全世界的天文曆法先進,且更具特色,數千年前的馬雅天文成就,實在不是現代天文學家所能理解的,例如我們用現代儀器知道一年是 365.2422 天,而馬雅人在數千年前已測出一年是 365.2420 天,如果是「純種」地球人,能做得到嗎?
  現代天文學知道一個月有 29.53059 天,但位於墨西哥科潘的馬雅人早就知道一個月有 29.53020 天,另一族位於墨面哥帕連科的馬雅人也知道一個月有  29.53086天。如此精確的數字,古馬雅人是用什麼東西測出來的?若是原始民族,能用石器時代的原始工具做得如此精準嗎?
  馬雅的計日單位更是出奇的大,考古學家已經知道的數值為:

20 日   為 1 維納爾
18 維納爾 為 1 屯 等於 360 日
20 屯 為 1卡屯 等於 7200 日
20 卡屯 為 1 巴克屯 等於 14萬 4000日
20 巴克屯 為 1 匹克屯  等於 288 萬日
20 匹克屯 為 1 卡拉布屯 等於 5760 萬日
20 卡拉布屯 為 1 金奇耳屯 等於 11億 5200 萬日
20 金奇耳屯 為 1 阿拉屯  等於 230 億 4000 萬日

 請問一個原始的農耕民族為何要發展出這麼大的數字?地球上所有的民族都用不到的,現代人也用不到,這麼大的數字只有一種學術會用到,那就是「天文單位」,只有從事太空旅行的人才會用到。
  在此要了解一點,這些數學體系不是馬雅人發明的,而是他們的祖先外太空人已知道的數學,在地球上已失去使用價值,只不過經由一代一代的祭司或僧侶(更切確的說應是馬雅天文學家)維護保存下來,因此,馬雅人是外星人後裔的說法更得到了數字上的立證。

其 它 謎 點 的 探 討
  學者們對於馬雅文字的研究和解讀,大約前後花了五百年的時間,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成功的只有數字、日、月、年的名稱而已。
  40 年前,美俄兩國曾對馬雅文明付出不平凡的努力,研究了廿五年,為的就是解讀馬雅文字。馬雅文字是由上往下書寫的,古蘇美文字和中文也是這種寫法,這三者之間有沒有關聯呢?是否在文字發展初期就是把馬雅書法當做範本來參考的?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最令考古學家不解的是馬雅人住在叢林中,卻未發展出運輸工具,也沒有道路,這是任何文明發展過程中不該有的現象,但,馬雅人的確如此。這個充滿神秘的民族到底如何往來的?他們如何通過數公里沒有人跡的叢林,運送重達十噸以上的巨石塊?他們遍佈中美洲的各城市之間並沒有道路,如何維繫龐大的國度?如何傳遞訊息?
  考古學家挖掘出帶有輪子的玩具,證明馬雅人知道「輪子」這東西,但並沒有運用到生活上,為什麼?是不是他們認為輪子太幼稚了?因為他們有更好的運輸工具!
  當我們用地球傳統的觀念來思考的話,一定得不到答案。我們應該打破思考框框,往來各地除了在道路上用「走」的以外,還可以用「飛」的,不是嗎?
  因此只有將馬雅人「認真」的當做是外星人的後裔,才能得到清晰的答案,那就是:遠古時代來到地球的外太空馬雅人當然已發展出小型飛行器,於是車輛和道路都不需要了,只要在每個城市建有大型廣場可供降落就行了。
  他們能輕易飛越綿延蒼鬱的叢林,往來位於中美洲的猶卡坦半島各處,所以,馬雅人的城市間沒有道路,只有很多大廣場,不就解答了為何各地都有大廣場、沒有道路、沒有車輛等三個謎題了嗎!

也 許 他 們 已 忘 了 地 球
  1987 年我坐在猶卡坦半島馬雅一號神殿頂部的台階上,遠望四周極目叢林中突出的各個神殿,油然生起許多複雜情緒,在緬懷偉大的馬雅文明之時,想到當今地球文明的落後,更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今地球人的自大與無知。
  不少地球人,都習慣以自己腦子裡裝的丁點破碎常識及所學狹隘知識來做為判斷一切事務的標準,對於自己不暸解的事情,不是無心研究探討,就是一概視為怪力亂神而否認。
  地球人說自己是萬物之靈,但從宇宙的尺度來看,其實和螻蟻一樣,並不高等,實在悲哀。親臨馬雅文明聖地,讓我在浩瀚的宇宙神秘研究道路上增添了一項記錄,叢林中的神殿使我感到自己十分緲小,使我更體會絕對不可自大,真正的謙虛才是偉大的。
  數千年過去了,馬雅文明之謎仍舊未得到解答,學者們仍在孜孜研究,試圖為地球人找出馬雅的真相,然而……也許此刻馬雅人在他們自己的星球上傳述著祖先在遙遠的過去曾在地球上待過的遠古史蹟;也許他們到過太多個星球,地球上的這一段經驗只不過是一大本宇宙史中的一小段而已;也許他們不斷開拓宇宙星球,早就忘了曾到過地球。
  不管如何,對我而言,馬雅文明仍具吸引力的,九年前在神殿廣場中,我默默的想著:「我還要再來,下次我來,會待上更長的時間!」

摘自呂應鐘著《幽浮白書》,皇冠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權所有,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連結※
呂應鐘出版著作
台灣飛碟研究教父
失落古文明

 

回新客星站首頁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