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咋神話幽浮物語飛碟的故鄉
「羽咋市」位於日本中南部的能登半島,濱臨日本海,與東京、京都正好各位於一個正三角形的頂點,人口有二萬三千人,相當於台灣的一個小鎮。即使日本人,幾乎也有一半以上沒有聽說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而絕大多數人也很難在日本地圖上找到她正確的位置。 「羽咋」是個古地名,日語發音「哈庫伊(HAKUI)」,根據字義的解釋是「大鳥滯空覓食之處」,但是後來根據語言及文獻資料考古專家的考證,認定「HAKUI」是鐃鈸這種敲擊樂器的古音。原來「羽咋」附近的UFO目擊事件最早約可上溯至四百餘年前,當時此地的住民就常常發現天空中有一種絕非鳥類或風箏的怪物飛來飛去,這種不明飛行物不是當時的民智所能了解,也難以命名,只好以類似的常見器物來形容,結果,致公認最像附近神社中祭祀時所用的銅製鐃鈸,所以就以鐃鈸的古音「HAKUI」名之,而這個「HAKUI」也就是指「空中常常出現鐃鈸型飛行怪物的地方」,也逐漸成「羽咋」這個地名。 其實,遠在神話時代,羽咋市以及附近地區就有許多類似UFO的傳說,位於市郊的神社--「氣多大社」所保存的古文獻中就記載了「天空浮舟」的傳說,另一份完全以漢字書寫的國寶級文獻中並記載了天神(外星人)搭乘特殊載具(UFO),飄浮在虛空中飛行來幫助天皇在羽咋的海邊戰敗了盜賊。 關於「潮滿珠」和「潮退珠」的傅說,的確引人入勝卻又令人匪疑所思,求證於我國的典籍史料,雖然沒有類似「潮滿珠」和「潮退珠」的寶物之說,但是類似聖經中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劃開紅水的神祕事件,卻曾被紀載在正式的「地方志」: 西元一六八○年,也就是清康熙十九年,在江蘇省宜興縣的縣志中記載著「 大雨使得太湖水位暴漲,有一天太湖的水突然從中問截斷的劃分成兩半,湖底露出來了一條狹長的乾燥通略,從西岸的宜興縣竟然可以從這條路一直通達西南岸的浙江長興縣。後來有人在這條路上發現了一個像米籮一樣大的田螺,他用腰帶把田螺綁起來,準備背回去時,兩邊的水忽然合了起來,嚇得這人扔了田螺拔腿就逃,好不容易才檢回了一條命!」 此外,在西元一八五四年,也就是清咸豐四年的十一月五日,我國發生了 一次完全無法解釋的大漲潮現象,範圍廣及整個長江流域的南北兩岸,包括了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各省的數十縣。 引人注意的是,陰曆十一月初五,還在月缺之際,原本就不可能有大漲潮的現象,而漲潮的不是海水,卻是一些湖泊、河川甚至小溪、池塘,同時在沒有地震的情形下,池塘及溪溝中的水竟然左右搖盪而激湧起來。根據各地的「地方志」記載,水激盪的高度,從一公尺到三公尺以上都有,時間最長的約三、四小時才停止,最嚴重的連池底都露了出來,不可思議的是江西的波陽縣,激起的水竟能逆流,而江蘇宜興縣則不但湖泊、河川、溝渠的水高漲激盪,居然連一般家庭盛水的缸盆內的水也同樣發生了漲潮搖盪的怪事。如果這是自然現象,那麼這樣一個大區域性的奇異現象,在沒有地震、滿月的情形下發生,應該如何解釋?如果不能找到合理解釋,那就屬於超自然現象,但這又會是什麼怪奇的原因而引發的呢? 可惜的是,在日本羽咋近郊的氣多大社中,宮司三井先生沒有破例的取出「潮滿珠」讓我們一探究竟,他畢竟是嚴遵父訓的,而他的父親也沒有詳細的訴說凡人看到「潮滿珠」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禍事?究竟是生病、受傷等具體的傷害?或者是倒霉、不順等抽象的「災禍」?這個謎真不知何時能解開?更令人好奇的是這顆鎮殿之寶,「潮滿珠」一旦揮舞起來或投入海中,真的會引發大漲潮嗎?果真如此,豈不是天下奇觀?只怕世界各地的枓學家將立即蜂擁而至,同時也不知道這顆寶珠是否真如傳說所言,是UFO外星人的禮物?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權所有,未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連結※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 |
[ 回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