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介紹

《我的腫瘤依然不見了》

回新客星站首頁
 
       
 


本書目錄

推薦序
李正良
陳芳玲
鈕則誠
黃朝明
鍾昌宏

自序

我的腫瘤依然不見了 呂應鐘 著

自然風出版

本書目錄推薦序自序 

  推薦序:〈失落歷程---生命重建與成長的歷程〉

◎ 陳芳玲

  我個人從事多年生死教育與悲慟輔導工作,有機會遇到一些與死亡有交會經驗的人,特別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我們一起學習。而我發現,不論是患者或家屬在面對死亡威脅的疾病時,其反應有多種形態,從怨言、怒吼、對「生命」發出質疑,到以勇氣面對自身疾病、以實際行動尋求痊癒之道者都有。
  不論結局是控制疾病、痊癒或死亡,在這過程中,停留於前三種狀態的人,經常是處於「為什麼是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生命是何其的荒謬?」的痛苦之中。
  而能轉化成後兩種反應的人,除了提昇身體病痛的忍受度及治療效果外,在遭受身體病痛的折磨與死亡威脅中,他們仍能維持著生命的成長,特別是靈性層面的成長。
  由此可見,如同意義治療法創立人Frankle所言,「以何種態度面對苦難經驗是恢復身心適應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本書作者呂應鐘老師從罹患癌症到身體痊癒,並將自身面對癌症的各種身心調適之道轉化為文字出版成書,他期望能對處於相似情境的人有所幫助。他所展現出面對自身疾病的態度,我認為是人類面對疾病的極致表現。
  我與呂老師相識已有多年。記得他化療後回宿舍休養,我與莊淑如同學前去探望他,當時我和淑如準備一些坊間流行的精力湯及養生茶想與他分享,但那天不知怎麼回事,除了我的頭撞到他的櫃子外,我還把精力湯調製成連我自己都覺得非常難喝的程度,不過他仍非常讚賞的喝下去。
  另外,當我們兩人想與他分享相關的調養方式時,他卻向我們兩人介紹比我們所瞭解更多的調養及養生之道,並一再告訴我們,他要將心得出版成書,幫助需要的人。此種精神令我非常地佩服他。
  每次見到呂老師,或聽共同認識的友人提起他時,總會讓我聯想起國外的一個研究報告:「個體害怕生命無意義,遠甚於對死亡的害怕;而對生命品質的需求遠高於長壽的需求;死亡恐懼的產生,不僅是因沒有能力去完成個人生命目標,更因無法發現個人生命存在的意義與(或)實踐的機會。」
  我常想,呂老師是一位已超越死亡並擁有個人生命目的與意義的人。
  全人健康運動的理念基礎,是個人為自己的健康和疾病負責,沒有所謂的受害者。互補性的醫療理念則是除了施以傳統性的治療之外,也關注如何協助患者找到製造、參與和支持疾病的原因,協助病人走上痊癒之路。
  呂老師調合了此兩種對立性的健康理念於他的第一本書《我的腫瘤不見了》,此書出版後即受到廣大的回響。記得有幾次與呂老師和他的朋友一起吃飯或喝茶聊天時,他的行動電話總響個不停,我發現其中有許多電話都是病人在詢問他如何調養,而他的回應態度總是關懷之情溢於言表,且事後並常與詢問者維持聯繫,非常令人感動。
  前幾天,得知與此相關的第二本書即將出版,我非常感動,我想呂老師的新書一定再次為處於疾病所苦的人或其家屬,帶來一道可能痊癒的曙光。而一般尚稱健康的人在研讀之後,也可能從中發現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持健康、延緩老化及降低罹患疾病機會的方法。
  這本書可謂是濟世良書,謹欣以為序。

(本文作者陳芳玲博士為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系專任教授)

本書目錄推薦序自序 

※相關連結※
◎《我的腫瘤不見了
◎【呂應鐘出版著作
◎【台灣飛碟研究教父
◎【星站書屋

※利用博客來網路書店購書,可線上刷卡郵寄到府或 7-11 付現取貨※
(博客來網路書店【簡介】【訂購】)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
若有網頁瀏覽問題,請洽「新客星站規劃室

   

 

 

回新客星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