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新客星站首頁  弗蘭肯斯坦發表 180 週年有感

吳定柏(大陸著名科幻作家)


1998年第3期《星雲》雜志
  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台灣用《科學怪人》)發表已經180周年,每一次談起這部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總有些不同的體會。今天我想結合1997年度銀河獎的頒獎談三點看法,與大家交流。由於我受西方科幻觀念的影響較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可能與一些人的看法有悖,請包涵。
  《弗蘭肯斯坦》的意義之一是確定了科幻的屬性,即科幻是通俗文學,大眾文學。而不是主流文學。瑪麗的創作初衷是講鬼故事,藉以消愁解悶。一旦動筆,她思緒萬千。在科學新思想的影響下。就用科學怪人代替了妖魔鬼怪。但故事本身仍然充滿哥德派小說的陰森恐怖氣氛,兇殺和暴力令人心驚肉跳,整個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令讀者欲罷不能。這就是通俗文學的一些特徵。
  主流文學是以社會現實為創作基礎的,而科幻小說則是以超越科技現實的幻想為創作基礎。主流文學強調深刻的思想內涵,而科幻小說強調幻想新奇、娛樂性和可讀性。我認為明確和擺正科幻小說的位置,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都有指導性意義。科幻作家不要盲目向主流文學靠攏。英美科幻作家曾經在五六十年代試過,但失敗了,原因很簡單,科幻有其自身的特徵和使命。主流文學和科幻小說之間不存在誰高誰低、誰優誰劣的問題。若拿狄更斯的《雙城記》來和《弗蘭肯斯坦》相比,想必荒唐,它們誰也替代不了誰。因此,不要用主流文學的標準來衡量科幻小說。求全責備勢必束縛創作活力,妨礙科幻氛圍的形成。中國科幻尚不發達,當務之急是盡快形成這種氛圍。
  第二點,瑪麗構思這部小說時才 19 歲,出版時才 21 歲。這說明創作的才華並非與年齡成正比。本次銀河獎獲獎者中,在校大學生佔了 2/3 的比例。也說明青年中大有人才。就科幻創作而言,我們必須把日光更多地轉向新一代的作家。年輕人想像力豐富,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又極少世俗成見和保守思想,而科幻小說的成敗關鍵就是新奇的設想。設想越新奇,就越有成功的把握。所以,我建議各方面多多培養新一代作家,為年輕人提供嶄露才華的機會。中國的瑪麗•雪萊終將出現在新一代作家之中。在這方面,我特別欣賞《科幻世界》大膽培養新一代作家的魄力。只要打開九十年代的《科幻世界》,每一期都能發現一些新作家,都能看到新一代作家在成長。《科幻世界》能夠突破30萬大關,這想必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點,人們總是問,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學幻想?在翻閱了各種各樣的大百科詞典,羅列了數十條定義後,我仍然感到難以說得清楚。現在看來,答案就在眼前:瑪麗,雪萊在《弗蘭肯斯坦》中的新奇構思就是科學幻想。利用科學手段創造生命在 1818 年無疑是異想天開,因為這有悖於宗教的人類起源說,又不同於人類繁衍的正常方式。然而。瑪麗•雪萊的構思是以達爾文進化論對生命的新解釋作為依據,並且超越達爾文的科學理論而提出人造生命的設想。這就是科學幻想。
  科學幻想對於熱愛科學的人來說是令人興奮的,而對不理解科學的人來說卻是令人惱火的,於是"偽科學"的帽子隨處可見。我們的科幻作家必須要正視科學幻想的重要性和風險性,優秀的科幻必須構思新奇,而新奇的構思又隨時可能被戴上"偽科學"的帽子。對付諸如此類的攻擊,我建議大家背誦"克拉克三定律":一、如果年高德邵的科學家說某事可能,那他可能說對了,如果他說某事不可能,那他也許是非常錯誤的;二、要發現某事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徑是跨越這個界限,從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三、任何非常先進的技術初看都與魔法無異。
  我認為科幻作家必須敢想敢寫,大膽創作。科幻的寶貴之處並不在於幻想能否實現,而在於它所體現的探索精神,進取精神和啟迪思維的社會功能。科幻作家,尤其是新一代科幻作家,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用你們的力作構築中國科幻美好的明天!

※相關連結※
◎《科學怪人
◎ 新客星站之【科幻時空

本網站由「新客星站」 維護與管理
若有網頁瀏覽問題,請洽「新客星站規劃室

回新客星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