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網 中 人 (下)


[上一頁]

  回雪梨之後,馬克很快地要求我們幫他把電腦升級,裝好網路。他原本是個不太快樂的人,平常話不多,也很少笑。但自從有了網際網路之後,他打電話來時聲音也比較開朗了,偶爾還會跟我開個小玩笑。
  安德魯也發現了馬克的變化,有一天他很高興地打電話告訴我:「他昨天到公司來開會,會後還跟同事一起到酒吧聊天說笑,自從那個巴西女孩離開之後,他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
  雖然我也為馬克的變化而高興,卻開始為他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擔心。
  很多網路上的玩家,像馬克一樣,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但是我始終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不成為它迷信的崇拜者,或是成為它的奴隸,這並非因為我的定力有多夠,而是因為我實在是沒有多餘的時間。
  除了需要一些特殊的驅動程式,以及為課業上要交的報告蒐集資料外,瀏覽台灣的中文雜誌或報紙,查看有沒有遠在台灣的家人或朋友傳來的信,至於網路電話或是上網交朋友,我根本忙到連想都沒有時間去想,更不用說親自去玩了!而且 ,老朋友都沒時間聚了,怎麼還能應付新朋友?
  後來,馬克不再打電話給我,居然開始用電子郵件和我聯絡,他家裡的電話幾乎永遠沒辦法打通,不是沒人接就是佔線,我想,在他沒出門的時候,他大概只要是醒著,就是在網上。
  每隔一兩個星期,我還是會收到他的電子信,但信的內容逐漸由和網路相關的技術問題,漸漸變成朋友之間的問好,他開始會和我談生活和工作上的瑣事,以及對一些事物的想法和感覺,這都是他不會當面或在電話裡跟我說的事情。也許,在他心目中,我這個人所代表的,是個電腦技術人員,而我的電子郵件地址,才是他無話不談的朋友。
  突然有一天,他告訴我,他戀愛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他發給我的信描述了他們認識的經過,以及他們戀情的進展,我則好像在看連載文藝愛情小說一樣,只是字數和出刊日期不定而已。當然,我不知道除了我以外,他還有哪幾個讀者,而一般看連載的讀者,也不用發電子信給作者,祝男女主角幸福快樂,給他精神上的支持吧?
  小說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馬克在網上多人交談系統 (IRC) 認識那個女孩,她在網上用的代號是「霧」(mist),二十歲,在美國波士頓的一所大學讀書,唸的是法律,喜歡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
  「雖然我從來沒有見過她,但我們彷彿已經認識很久了一樣……」他在信裡這樣告訴我,典型的愛情小說裡的文字:「我覺得我可以和她談論任何事,而她也似乎很能瞭解我的想法……我發現我愛上了她。」
  我真的只能祝他幸福了!我回信的時候一再暗示他,網路不是生活的全部,應該多和現實生活中的人交往,試著對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敞開心胸,而不是一頭栽進所謂的想像空間 (Cyberspace) 裡,畢竟人也是需要與別人接觸的。
  曾經聽過許多關於網際網路的小故事,有人找到失散多年的朋友,有人在網路上會診,治好了群醫束手的怪病,還有更多的人在網路上交朋友,就像以前流行交筆友一樣,你可以和原本住在萬里外的陌生人,變成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甚至有人在網路上認識另一半,結一段良緣……
  在網路上交的朋友,叫做網友,當你聽到網路迷說要去和「網友」見面的時候,可不要大吃一驚,以為他或她是要去跟「亡友」見面。
  然而,這次馬克的網友卻有點特別,神秘兮兮的,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告訴馬克,她的真名叫凡妮莎,金髮;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讓馬克看到她的照片。
  「她說,人們往往會因為一個人的相貌和名字,而對那人產生錯誤的看法。」馬克寫道:「所以她寧願人家先了解她的個性,再見到她的相貌。」
  這跟我的觀點實在不謀而合!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孩?
  有一次我好奇心起,便上馬克常去的 IRC 主機去看一看,是有個「霧」,可是沒有和其他人交談,我對 IRC 興趣不大,看了一下,也就離開了。
  馬克一直說要把她的照片傳給我,可是他每次附加的檔案,都是空有檔名但打開檔案時都有錯誤,我想大概是傳送的時候出了問題,也沒在意,我那時工作學業兩頭忙,反正他如果需要我幫他解決疑難雜症,他自己會再和我聯繫。
  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他要去美國。啊?這個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原來美國有一家廣告公司看到了他設計的動畫廣告,很欣賞他的才華,要約他見面。雖然這不是第一家對他有興趣的公司,但他沒有怎麼考慮就答應了,因為那和凡妮莎住的地方是同一個城市,他可以見到心中目的「霧」。
  我勸他多考慮,也希望他和父親以及本地的同事和朋友商量一下,後來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他的消息,不知道是不是覺得我太囉嗦?
  有一次,老闆把我借給廠商,到另一個城市幫他們做展覽,一星期後回到家,電子信箱裡有六十幾封訊息,差點就爆炸了——其中一封來自馬克。
  「我現在正在芝加哥機場等候轉機,在機場附設的網路咖啡廳寫信給你,我現在很好,我已經和廣告公司通過電話,他們要我告知今晚的住宿地點,明天會有人和我聯繫……我也和凡妮莎通過信,我會直接到她那所大學去,我相信,在人群當中,我一眼就能認出她來……我得走了,我會讓你知道我的最新消息。」
  訊息是三天前發出的,那是我最後一次收到馬克的信。

  幾天後,安德魯打電話給我,語氣凝重:「馬克出了意外。」
  「拜託!別開這種玩笑好嗎?」我知道安德魯老是嘻皮笑臉,喜歡捉弄別人。
  「是真的,不信你可以打電話給巴鐸太太,消息是蜜雪兒告訢我們的。」
安德魯開始描述馬克出事的情形:他在波士頓機場出關,向租車公司要了一部車子,也請服務人員代打電話向一家汽車旅館要房間。
  一個小時後他就出了車禍,有一輛大卡車失了控,而澳洲和美國開車的方向相反,他大概是手忙腳亂,沒有做出適當的反應,被大卡車撞向護欄,當場被夾死在車子裡。奇怪的是,他出事地點並不是往旅館的路上,那條路只通往一所大學和幾家商店。美國的警察在車裡找到他的澳洲護照,才聯絡上他的家人……
  聽著聽著,我彷彿置身在冰庫裡,全身的血液都凍結了。
  我深深責怪自己,要不是我,他也不會在家裝網路;要不是我,他也不會玩網路玩到上癮;要不是我,他也不會認識那個自稱「霧」的女孩,搞得整天心神不寧;要不是我,他也不會去美國;要不是我,他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意外;要不是我……
  後來我又想,就算馬克不曾認識我,他也可能受其他人的影響,而開始使用網路,他還是有可能會上癮,還是有可能會發生不幸的意外——但我還是無法釋懷。
  於是我開始尋找這個叫「霧」的女孩,只想知道馬克在死前有沒有見過她,或是跟她通過話,如果有的話,我想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我送了尋人的訊息到幾個新聞群組,當然,我並沒有寫得很詳細,只說是要請「霧」本人或是認識她的人和我聯絡。幾個星期以來,我是有收到幾封信,卻和我要找的女孩一點關係也沒有,也許,Mist 是個很多人用的代號吧?
  有一天我卻收到了一封電子信,主旨是:RE: MIST, VANESSA? ——我的心差點從嘴裡跳了出來,我並沒有說過她的名字叫凡妮莎呀!
  更令我驚訝的是,發信人的郵件信箱竟然是在那所大學!我開始讀這封充滿感情的信:
  「我所知道的霧,已經不存在了。她的名字叫凡妮莎,我們總是一起到學校上課,一起到電腦教室上網路,一起玩 IRC,我們和一大群人在網上聊天時,也會開個只有我們兩人的祕密談話室,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用的是過去式),我很懷念她。」
  我立刻回信給她,想知道在凡妮莎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幾個小時之後,我就收到她的回信:
  「一年多前,凡妮莎和我們又到學校上網,玩到半夜了她還不肯走,我實在很累了,就和我男朋友先離開。到了凌晨,有人見到她騎自行車穿過校園,之後就沒人再見到她。天亮後她才被人發現,連人帶車都在湖裡,已經死去幾個小時了。」
  「她頭上有傷,湖邊一塊石頭上有她的血跡,也和頭上的傷口吻合,警察認為她是在摔倒後昏迷,掉進水裡才會溺水死的,但是沒人知道她是遭到襲擊,還是純屬意外。」
  我當然不會在看了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的電子信,就相信了這個故事。於是我在網上找到當地報紙的網址,可是這並不是什麼太大的新聞,他們的網頁上查不到。於是我傳了封信給報社的服務部門,查詢這則新聞。
  隔天我就收到回信,他們證實有這麼一件事,並且把當天的剪報掃瞄下來的圖文傳給我——可是那是個特殊的壓縮檔,我手上沒有那個解壓縮的軟體,沒辦法看。

  我不明白,馬克和「霧」在網上「認識」的時間超過一年半,而他們認識了半年才談起戀愛,為什麼凡妮莎早在一年前就過世了,馬克卻一點也不知情,還居然愛上了她,那和馬克談起戀愛的究竟是誰?馬克知不知道這個自稱是「霧」的凡妮莎,或是自稱是凡妮莎的「霧」,早己不在人世了呢?
  我再次寫信給那個女孩,問她後來有沒有人再用過「霧」這個代號。又是幾個小時之後,我就得到了回答:
  「我不知道別的主機怎樣,但是我們這個主機把『霧』這個代號保留下來,不允許其他人用,所以在主機上看得到這個代號,可是你試著和她交談的時候,並不會得到任何回答。」
  「我每次上這個主機,看到霧這個代號在那裡,我就會很傷心,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曾用過 IRC,因為霧對我來說,就像在 IRL(in real life的簡稱,指現實生活中)的凡妮莎一樣,不會再和我說話了,所以即便玩 IRC,我也不會再上這個主機。」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會在交談區見到「霧」這個代號,卻見不到她和別人交談——凡妮莎的人緣一定不錯,要不然不會有人用這樣的方式來懷念她。
  到底是不是有人在惡作劇,用「霧」的代號來和馬克交往,卻告訴馬克她是那個已經不存在的凡妮莎?
  可是照理說,當馬克試著和「霧」交談的時候,他應該不會得到任何回答才對,為什麼馬克卻說他們在私人交談區聊得很開心呢?難道馬克告訴我的主機名稱是錯誤的,而在另一個地方的另一個主機,也有人使用「霧」這個代號,使用的人也是個名叫凡妮莎的女孩?會有這樣子的巧合嗎?

  我終於找到軟體,把報導凡妮莎事件的新聞剪報解壓縮,一看到死亡日期,我吃驚得說不出話來——和馬克最後一次傳送郵件給我那天的日期一樣,他應該也是在那天出事的,中間剛好隔了一年。
  巴鐸先生曾經寫過一個和電話有關的故事:有個孩子每天晚上亂打電話,有一天卻在電話中受到催眠,走到森林裡而被野獸吃掉——難道類似的情節,竟然會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
  我怎麼也不能明白,像馬克那樣條理分明的人,怎麼會缺乏自制的能力?安於被困在網中而不想離開,把網路當做逃避現實的另一個空間,還為一個從未見面的女孩痴迷至此?
  我想,他的精神狀態一定不太健康,不快樂的童年;為創作恐怖故事而營造出來的環境;雖然愛他,對創作卻很投入的父親;父子倆一起研究恐怖故事的情節,加上他所愛的巴西女孩離他而去……他是不是因為個性的矛盾以及精神上的病態,才會遇到他想像中的鬼魂?
  這一連串的事情,有許多可能的解釋,但一分析起來,卻又沒一個合理。
  是的,或許一切都是馬克的想像,但我已經無法求證了。

[全文完]

本文寫作於1997年,今日的電腦網路科技已經不一樣了!

(C) Josephine Wu,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或引用!!

[ 回中文首頁 ] Send me an e-mail!!